Choice数据显示,除金力泰外,427家基础化工企业均已披露2024年年报。其中,334家企业去年实现盈利,占比接近八成;220家企业去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,占比过半。
不过,在行业整体增收不增利、业绩分化加剧的背景下,涌现出了一批盈利“黑马”,出海与转型升级成为其突围关键。
龙头鏖战周期
国金证券在近期研报中指出,在周期下行背景下,化工板块业绩虽然继续下滑但速度趋缓。2024年,化工行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6.67万亿元,同比下滑2%;归母净利润1725亿元,同比下滑14%。
数据来源:Choice (程梓欣制表)
在与行业周期的“博弈”过程中,龙头企业业绩分化加剧。
2024年,万华化学拿下基础化工行业业绩双料第一,公司营收首破1800亿元大关,同比增长3.83%至1820.69亿元,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.49%至130.33亿元,创下近四年新低。
万华化学解释称,公司主要产品销量持续增长,但受市场价格和原料成本波动因素影响,整体毛利同比基本持平;同时,公司科研投入持续增加,销售、管理、财务等三项费用同比增长;另对部分投资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报废处理。
中化国际继续增亏。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29.25亿元,同比下降2.48%;归母净利润亏损28.37亿元,同比下降53.52%。具体来看,其高性能材料、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产品均处于亏损状态。
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功能聚酯薄膜生产企业之一,裕兴股份因光伏薄膜需求坍塌而由盈转亏,去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4205.4%,亏损3.57亿元。
裕兴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,去年光伏用聚酯薄膜需求不足,叠加功能聚酯薄膜行业产能规模持续增长,供需失衡,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低位。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,产品销售价格下滑,部分产品销售价格已跌破生产成本。
受上述因素影响,裕兴股份部分生产线停工未生产,光伏用聚酯薄膜产销量大幅减少,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.75%。公司聚酯薄膜产品销售价格下滑,叠加新产品推广批量小、良率不高和技改生产线调试等因素影响,产品成本有所上升,聚酯薄膜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19.79%。
与此同时,部分龙头企业实现业绩回暖或小幅减亏。
经历了2023年的业绩双降,云天化依靠磷化工等主营业务增长实现业绩回暖。2024年,云天化实现营业收入615.37亿元,同比下降10.89%;归母净利润53.33亿元,同比增长17.93%。
卫星化学也重回业绩高峰,同期实现营收456.48亿元,同比增长10.03%;归母净利润60.72亿元,同比增长26.77%。公司功能化学品、高分子新材料去年毛利率分别为20.35%、35.05%,同比分别提高4.78个百分点、5.49个百分点。
ST中泰去年净亏损收窄至9.77亿元,上年同期亏损28.65亿元。ST中泰表示,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PVC市场价格低位运行,公司从原料端、生产端、市场端多措并举提升经营质量和效益,主要产品成本下降、毛利率上升,氯碱化工实现扭亏为盈,纺织产品盈利能力回升。
需要指出的是,因此前被行政处罚等情况,ST中泰还收到了深交所对其2024年年报的问询函。
盈利“密码”浮现
尽管行业整体继续承压,但仍旧出现了一批盈利大涨的“黑马”企业,其突围“密码”多集中于海外市场增长、传统业务转型升级等。
数据来源:Choice (程梓欣制表)
2024年,是正丹股份的“翻身”之年。
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偏苯三酸酐(TMA)、偏苯三酸三辛酯(TOTM)量价齐升,正丹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4.8亿元,同比增长126.31%;归母净利润11.9亿元,同比增长11949.39%,该公司一跃成为去年A股净利“涨幅王”。
海外市场为公司盈利增长作出重要贡献。2024年,正丹股份国外销售的营业收入为11.54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212.9%,占据总营收的33.15%;国外销售毛利率为54.79%,国内销售毛利率为34.9%。
金发科技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05.14亿元,同比增长26.23%;归母净利润8.25亿元,同比增长160.36%。该公司是国内产品最齐全、产量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之一。
金发科技同样在年报中提及全球竞争力的提升。报告期内,其美国金发、欧洲金发、印度金发、越南金发、马来西亚金发等海外基地协同发力,经营成果显著,市场份额大幅提升,公司海外业务实现产成品销量23.35万吨,同比增长29.51%。金发科技国外销售毛利率为18.42%,远高于国内销售毛利率10.08%。
不过,出海并非一片坦途。
受原材料价格上涨、欧盟生物柴油反倾销、市场需求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,嘉澳环保去年净亏损3.67亿元,同比骤降4766.43%,成为去年归母净利润下滑最严重的基础化工企业。
据悉,生物质能源板块收入占嘉澳环保去年主营业务收入的33.59%,该板块产品收入较上年度下降76.64%,毛利率较上年度减少26.32%,均是出口受欧盟反倾销政策所致。
除此之外,推动传统业务降本升级、发力新材料等新兴领域也是基础化工企业的突围方向。
2024年,七彩化学实现营业收入15.68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28.75%;归母净利润1.25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035.48%。
该公司目前已形成了高性能有机颜料、特种新材料、材料单体三大产业体系,产品应用领域涉及油墨、涂料、塑料、特种薄膜、工程机械、造纸胶管、传动传输、矿山及页岩气开发、电子、光伏电池片等多个领域。
江苏索普将重点放在降本增效方面,主要产品产销量实现较大幅度增加,成本同比下降。其中甲醇产量同比增长64.94%,醋酸产量同比增长34.27%,醋酸乙酯产量同比增长20.54%。
该公司去年完成营收64.03亿元,同比增长18.43%;实现净利润2.13亿元,同比增长1029.62%。
卫星化学正瞄准高端聚乙烯、POE等市场,推动其国产化进程。据了解,此类高端产品下游市场广阔,产品售价、单吨售价较普通聚乙烯牌号溢价30%以上,但目前国内仍高度依赖进口。
2023年6月,卫星化学已宣布投建α-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,项目总投资约257亿元,其中包括3套20万吨/年POE装置、2套50万吨/年高端聚乙烯(茂金属)等。项目一阶段预计于2026年初投产。项目二阶段预计会在2026年底建成,2027年初投产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。发布者:问财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nmeizan.com/6165.html